400-13675326
400-13675326
时间:2023-12-12 14:07:58
球王会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良法促发展求善治,是加强食品安全治理、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等共同主办的中国食品安全法治大会(2023)在北京举办。大会以“全面推进‘多主体、全过程、高质量’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为主题,并设置“食品安全责任体系”“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治理”“反食品浪费”三个分议题,就当前食品安全法治治理新形势展开对话、交流,进一步探讨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经验、新模式,共同致力于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履行及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表示,此次大会致力于全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机制,推动食品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牢固树立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促进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希望能够为食品安全治理工作贡献丰富的、高水平的学术资源。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指出,我国历来重视食品安全法治建设,近年来先后制修订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通过法治的途径来保障食品安全,充分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加强食品安全法治,首先,要坚持全链条立法,贯彻食品安全各个环节,做好生产、销售、监管各方面的衔接;其次,做到全过程监管,提升各责任主体法治意识;最后,要鼓励多要素创新,联系实际推动理论创新,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张鸣起强调,将继续发挥中国法学会联系广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支持法学法律界重视并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促进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大元表示,历年来的中国食品安全法治大会共识表明,跨领域、跨学科的多主体参与,为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增进了解球王会、促进共识的平台。期待通过大会激荡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力量,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交流提供更多元的路径选择。
党的二十大将食品安全纳入安全体系,目前构建起以党内法规为引领,食品安全法规为主干,以部门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体系。
“简单的以治理有毒有害食品为目标的食品安全观,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迫切需要树立新食品观,强调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兆彬表示,食品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都有公平性的问题,均会影响社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代际公平。只有系统化、多元化治理才能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综合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型现代化球王会。
近年来,卫生健康系统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体系不断强化,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指出,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建设方面,以实施国家风险监测与评估计划为主要抓手,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风险监测网络,构建了全国风险监测评估地图;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国标准覆盖面、指标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同时顺应了我国居民食品消费习惯、生产结构方式;在营养健康方面,将居民营养监测纳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颁布实施国民营养计划与合理膳食行动,增扩食药物质目录并应用于疾病防控。
刘金峰提出,健康优先策略要切实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坚持健康优先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准则,坚持健康优先是落实最严谨标准的准则,坚持健康优先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准则。未来,要研究拓展最严谨的标准体系,优化加强目录、标准、许可、注册等管理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协同。
“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制修订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副司长表示,一是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落实党政同责,压紧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督促企业配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细化单位食堂承包经营者主体责任要求,强化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责任。二是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回应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是统筹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服务新兴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机制。社会共治原则的提出是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的重大创新,只有每一个食品安全参与者履行好自己的责任,食品安全才能够真正获得保障。
“食品安全一直是检察公益诉讼的重点,最高检部署了一系列专项活动,如‘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网络直播营销’等专项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徐全兵表示,检察公益诉讼办案领域逐步拓展,与相关部门形成常态化协作配合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公益诉讼实践的探索、制度的完善,需要各部门支持,需要专家、学者从理论上发挥引领作用,使公益诉讼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在依法保障食品安全领域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国食品浪费现象严重,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首次针对食品浪费出台的专项立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一是各地已出台反食品浪费的相关实施条例;二是各部委出台相关制度、联合印发通知,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相关工作,组织研发反浪费促营养健康工作系统评价,将餐饮行业作为重点,开展营养健康食堂建设;四是评估中心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反食品浪费的方案制定,打造健康餐厅,加大宣传教育工作,促进环境建设。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实施一年多来,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落地。
“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我们要推动从监管品类向防控风险转变,推动从一品管控向全链管控转变,推动从‘你和我’的对立关系向共同责任转变,推动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推动从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市场机制、社会协同、联合救济等多重机制转变,推动从政府管理向多元联动共治的转变。”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军强调,在市场层面坚定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好“两个责任”,在社会层面实现社会组织、行业的共赢并举。
“全力推动企业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企业要配齐配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并确保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要明确细化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职责范围,将管理职责固化。要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动态管理机制球王会,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处长马朝辉表示,市场监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督指导,持续推动“两个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加强宣贯培训和服务指导,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指导企业制定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用好督查检查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监管法治研究基地主任胡锦光阐述了食品企业在“两个责任”监管过程中的9项权利:一是尽职免责;二是有不服从无效行政行为的权利;三是首违不罚和无主观过错不罚;四是有要求按照“一事不再罚”和“过罚相当”原则处罚的权利;五是有要求政府诚信的权利;六是在不利决定作出过程中,有各种程序性权利;七是有拒绝包保干部不当要求的权利;八是有移出黑名单的权利;九是有获得救济的权利,以此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全面把握农业规范和农产品质量的重大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二是要大力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的客观需要;三是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现代化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全程可追溯能力。”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子强指出,目前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完善标准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全程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建立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推广指导机构。建议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规范体系建设工作,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饶满华指出,厦门已经基本建成覆盖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的供厦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做法有4点: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多元参与,实现共建共创;科学制标,坚持优异品质;品质引领,带动全链管理提升。